2019年9月11日,生命科学系创新创业中期评审答辩会于1A-308如期举行。生命科学系刘奥强老师担任答辩专家组评审。

答辩分为项目团队汇报和评审提问两个环节。
海棠幼芽组织培养技术优化研究

指导老师:高姣姣
项目人员:肖月儿、王靖波、陕莎莎、贾喆、武琼
项目研究内容:海棠为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本项目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吕梁学院校园内某一海棠品种为研究材料,探索其幼芽再生情况,建立系统、高效的海棠组培快繁体系,为海棠种质资源的保存,快速、高效繁提供参考。
父母代蛋鸡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和复方中药超微粉对种蛋孵化的影响

指导老师:白建
项目人员:岳子燕、蔺楠、裴双康、张善龙、石静
项目研究内容:试验1,种蛋鸡的饲喂试验;试验2,种蛋孵化试验。
复合磷酸盐对鲜切水果保鲜效果的研究

指导老师:刘猛
项目人员:张付娇、曲谱、郭宇、王壮壮、刘新民
项目研究内容:磷酸盐食品添加剂对鲜切水果保鲜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此次将针对复合磷酸盐对鲜切水果的影响展开实验。
响应面法优化菠菜胡萝卜挂面工艺研究

指导老师:薛建娥
项目人员:蔺楠、岳子燕、才英卓、祁玉、邵雅馨
项目研究内容:菠菜胡萝卜挂面的工艺优化、菠菜胡萝卜挂面的感官品质研究、菠菜胡萝卜挂面的理化指标测定
超声波处理对富硒酸奶发酵的影响

指导老师:冯彩平
项目人员:闫雅欣、吴鸣昊、钱桂鸿、崔寅蓉、胡嘉月
项目研究内容:1、对已选育富硒乳酸菌活化;2、富硒乳酸菌的温度和培养时间的优化;3、优化后的富硒乳酸菌的富硒多糖的含量测定;4、不同超声波强度处理对酸奶中富硒多糖的含量影响。
转MT工程菌对水Cr(Ⅵ)污染的修复作用

指导老师:张瑞刚
项目人员:李丁艾、刘新民、郭嘉鑫、赵苓云
项目研究内容:选用实验前期构建的转MT工程酵母菌,通过研究工程菌的表面特征,考察工程菌去除水体Cr(Ⅵ)的影响因素,通过吸附等温线,动力学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从而探讨其吸附机理;并建立了微生物法去除含Cr(Ⅵ)电镀废水的工艺条件。
分级醇沉木枣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指导老师:张利军
项目人员:董嘉欣、李璐、苑进东、闫雅欣、钱桂鸿
项目研究内容:通过对木枣的研究,通过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总还原力的测定,来对木枣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
桔梗多糖提取及其活性研究

指导老师:贺莹
项目人员:李磊、韩姣姣、石楷璐、郑捷、周梦含
项目研究内容:
1、桔梗多糖的提取及分离纯化;
2、桔梗多糖的含量测定;
3、对桔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的研究(1)还原力的测定;(2)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3)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4)·OH清除能力的测定;(5)Fe2+螯合能力测定;
4、桔梗多糖抑菌活性的测定。
不同处理对荞麦秸秆的腐熟影响

指导老师:王改芳
项目人员:裴双康、谢晓敏、李妍、闫源
研究项目内容: 探究不同因素对荞麦秸秆腐熟的影响程度。本研究采用荞麦秸秆为原料,实验室模拟秸秆腐熟发酵过程,将不同腐熟剂添加到秸秆腐熟过程中,研究腐熟剂的不同添加量对秸秆腐熟过程中温度、pH值、有机质含量、总养分(N+P2O5+K2O)含量以及秸秆腐熟体系温度的关系。
红枣泥夹心功能性饼干的研制

指导老师:高晓丽
项目人员:段智颖、罗静茹、耿少将、刘宁
项目研究内容:通过添加不同的功能性原料:红枣、红糖、燕麦粉等,进行合适的加工和配比,从而在口感、组织形态等方面做出创新,并且增强饼干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通过确定最佳原料配比、最佳烘烤时间和最佳烘烤温度等单因素实验,并进行正交实验,以色泽、口感、营养价值为参考因素来确定是否成功。
紫薯小米速食粥加工工艺

指导老师:郭芳
项目人员:才英卓、马立飞、肖哲、程志远、韩维
项目研究内容:速食小米制备、速食紫薯制备、速食粥调配工艺、速食粥的食用品质测定。

一番精彩的答辩在最后的掌声中落幕。每个团队从最开始的选题研究,到收集资料,不断做实验,修改数据,最后得出结果。
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坚持不懈的科研精神,同时他们还敢于创新、不畏困难。
科研,是漫长的,如果你不全身心的投入,你会觉得无趣,可当你全身心投入时,你会发现其中无限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