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我校2013年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首先,我代表校党委、行政,对参加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老师和同学们至于亲切的问候。同时,对大家能够积极主动的申请参与这一次活动,感觉由衷的高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青年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主要渠道之一。我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也已走过十几个年头,今天,又将如此多的青年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积极地服务民众,关注农村发展,并进行相关的社会调研。虽然这是短期的“小科研”、“小服务”,但同样令人感到欣慰,你们将深入社会、深入农村去学习“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去寻找你们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和道义。
在同学们即将启程之际,借此机会,我就如何开展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和同学们交流几点意见:
第一,要做好社会实践活动,需要我们扑下身子办实事。
希望同学们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扑下身子,到基层、到工厂、到农村、到社区,去认真调研、认真思考、认真实践,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基层留下一些实实在在的成果,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和智力支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服务新农村建设。
第二,要做好社会实践活动,需要我们本着一颗谦逊的学习之心,放下架子学本领。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座的每一个人,往上数三代,都是农民家庭。大家要抛弃自身的优越感,放下架子,融入到群众中去,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善于发现和学习群众长处,虚心学习他们的勤劳质朴、脚踏实地、乐观豁达,要在办实事的过程中与群众建立联系、建立感情,在向群众学习的过程中熏陶思想、提升素质、增长才干,充实自我、完善自我。
第三,做好社会实践活动,需要我们本着一颗火热的创业之心,开动脑子做贡献。
我国从1977年开始全面恢复高考,当时全国只有27万名大学生。当时工作是“包分配”的,可以说进入大学门,就是公家人。到2000年时应届大学毕业生有100万;2009年首次突破600万人,达611万。2010年达630万,2011达660万,2012年增至680万,2013年达到699万人。有网友戏称2013年是“史上最难就业年”。从1999年大学扩招开始,大学教育由“精英阶段”进入“大众阶段”,无论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数量都要比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中专生还要多。因此,今年的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应该改动传统的“等、靠、要”心理和“一步到位、终生不变”的就业心态,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观念和就业新观念,主动多方面寻觅就业机会和就业渠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去寻找机会,发现机会,并且经过自身努力去抓住机会。
第四,做好社会实践活动,需要我们本着一颗深厚的爱校之心,做出样子树形象。
参加社会实践的每一名同学,都是我们吕梁学院的名片,你们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关系学校在社会上的形象和声誉。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位同学都是学校的形象大使,都是学校精神文化的传播者,都是学校培育人才、服务社会根本职责的阐释者。因此,同学们要将拳拳的爱校之心体现在我们的言谈举之中,体现在我们的实际行动中,体现在扎扎实实的业绩中。要发挥优势,展现风采,要不怕吃苦、不畏艰难,体现吕院人自强不息的意制;要珍视团结,互相关爱,体现吕院人至诚至爱的胸怀。要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让吕梁学院的旗帜更加鲜艳,更加光彩夺目!
同学们,“行是知之始、行是知之成”,只有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才能扩大视野,增长才干,全面发展,才能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就业能力的四种能力,以适应社会需要。
最后,预祝参加本度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同学们都能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都能得到较大的成长。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