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

撸起袖子加油干,迈开步子向前走--记逐梦乡村实践队暑期三下乡活动

发布日期:2019-07-22    点击:[] 次

7.16--7.19,短短三天,我们走访了石楼县裴沟乡马家山村四个自然村村庄,从衣食住行医各方面走进乡村,了解乡村,感悟乡村。从落后贫穷到生活富足,安居乐业是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是一个可实现的过程。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我们要做好新时代的接力人,撸起袖子加油干,迈开步子向前走。随着时代,随着改变,向着幸福不断努力!

马家山-扶贫工作,我们一直在路上

“从没有放弃过”。真挚的话语从马家山第一书记任昱老师的口中谈出。

从二零一七年到二零一九年七月份,由任昱老师带领的扶贫工作队进驻石楼县裴沟乡马家山村已经有将近两年的时间了。马家山村位于石楼县的西部,离县城有近三十公里,距离乡政府也有五点五公里,而且下辖有马家山村、薛家湾村、刘家山村、温家沟村四个自然村。其中,现在尚有138户408口贫困户。由于村庄位于山上,每个自然村中间隔的位置又较远,处于山地地形,导致出行极其不方便。因此,村里想做到脱贫极为不容易。

“每个村民都是我的亲人,我待每一户人家都将会一视同仁”,任老师对我们谈到。同时,任老师带领的扶贫工作队进入村里以后也在无时不刻想着为村民服务,提高大家的生活水平。工作很艰辛,但是工作队也在尽一切力量克服。

要想富,先修路,这永远是致富的必由之路。以前的时候,村里的路都是大土路,一下雨以后,路上都是泥泞,人都没法出行。在扶贫工作队来了以后,看到这个问题,马上决定先修路。在每个村里,通上石油路,以方便人们出行和村里的产品走出去。“自从有了这条路以后,我们的生活改变了太多了。”采访的一位老奶奶对我们谈到。在之后的采访中,我们可以从每一户、每一个人的话语中听到他们对这条路的高兴与对扶贫工作队的满意。

除了修路,还有农村的医疗、住房以及用水用电等方面,在工作队来之前都是影响村民生活的大问题。但是在工作队的帮助下,一切都在逐渐的进行改变。慢慢的,农村的老人们、小孩子们也开始享受到国家对农村基层医疗事业的政策优惠,并且正在逐步的落实:以及农民们所住的房子,在进行危房统计以后,逐步的进行帮助改造,帮助大家住上安全、安心的房子;还有用水用电问题,此前的马家山村没有自来水,用电也不方便,现在在村里建设了所需要的自来水取用点以及帮助每家每户通上电,帮助大家提升生活水平。

或许现在还有缺失,但是未来绝对是现代化的村。“我们争取帮助大家在二零一九年年底实现全面脱贫”,任老师的话语坚定对我们谈到。看到扶贫工作队的工作,看到他们如今的成功,看到村民积极的态度,我相信,在年底,肯定会啃下这块硬骨头,向人民,向历史,也是向自己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吕梁精神在指引着我们,党和国家的优惠政策在助力着我们,我们共同努力,带着前进的号角、坚定的信念、不变的初心,向着胜利走去,调动一切力量扶真贫、真扶贫,断穷根、奔富路,一步一个脚印,我们即将走向预定的征程。

在这春风吐绿、草木萌发的美好时节,让我们和马家山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撷取光荣与梦想的光辉成果!

幸福就在不远的前方

                      ——马家山村走访有感

马家山村,位于石楼县西面,离县城30公里,下辖马家山村、薛家湾村、刘家山村、温家沟村4个自然村,距离裴沟乡政府所在地5.5公里,是个实实在在的贫困村。全村共有人口101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达575人,这些人或因病致贫、或因残致贫、或因学致贫,缺土地、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动力、交通条件落后是这个小山村最真实的写照。

然而,就是这个小山村,在2019年将要实现整村脱贫。

我们来到这个山村的时候,第一印象是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住户散乱、老年人居多、整体较穷。所以,在这样一个积贫积弱的乡村里,老百姓是怎样生活的?在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和健康中国的战略支持下,这个村庄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近几年来,该村的精准扶贫战略实施情况如何?医疗卫生情况及各方面基础设施情况如何?在其变化发展的背后有多少人为的努力和支持?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又发生过怎样让人感动的故事?

这个地方,山高水远,道路崎岖不好走,村户之间相距甚远,你在这户人家时根本看不到另一户人家在哪里,从村庄的上方俯瞰整个村,每一个村户都像是被随手丢在山中的一般,村民之间如果想要交流,就得启动“隔山喊话”模式。村庄的贫困让大多数青壮年选择外出打工,孩子的教育和生活的压力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只有离开乡村,他们才能更好的生活,留在村里的就只有一些就算打工都没人要的老年人了。这里的村民收入来源少,只能种地为生靠天吃饭,年景好的话多下些雨,收成也会好一些,村民日子相对好过一些,年景不好的话,颗粒无收。就像今年,由于天气干旱,长出的玉米苗只有一只鞋那么高,那么收成可想而知。

2017年以来,受惠于一系列扶贫政策,村民的生活得到极大程度的改善。乡村路、村通路、互通路全部由原来的的土路变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老百姓再也不怕下雨、下雪了,虽然还是没有城乡客运可到达,但是比以前方便多了,村民们都觉得这是一件大好事。在饮用水方面,由于地理位置的独特性,村民们用水问题在很多年时间里都是大问题,他们吃水要去很远的地方挑水喝,甚至人畜抢水喝,现在修建了人畜饮水工程,有效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

“多亏上边的好政策,我们才能发展养殖,还有人提供技术指导”。养殖大户张冬花说,在金融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她家的小猪仔从2014年的10头发展到今天的120多头,家里的欠债基本还清,生活也没有太多负担,基本实现了发家致富奔小康。不仅如此,在产业发展方面,全村建立了两个合作社,即石楼县裴沟乡马家山村新起点脱贫攻坚造林合作社和石楼县裴沟乡马家山村绿意蔬菜大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和养殖在金融扶贫政策的影响下,大大带动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使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多亏上边的好政策,我们才能发展养殖,还有人提供技术指导”。养殖大户张冬花说,在金融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她家的小猪仔从2014年的10头发展到今天的120多头,家里的欠债基本还清,生活也没有太多负担,基本实现了发家致富奔小康。不仅如此,在产业发展方面,全村建立了两个合作社,即石楼县裴沟乡马家山村新起点脱贫攻坚造林合作社和石楼县裴沟乡马家山村绿意蔬菜大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和养殖在金融扶贫政策的影响下,大大带动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使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任书记说:“扶贫工作要做到‘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住房保障、医疗保障、教育保障。”在我们看来,这些都做到了,在物质资料极其丰富的今天,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人民的生活的确是不为吃穿发愁。住房上,危房改造政策、整体移民政策让绝大多数人住上了红砖白瓦、整齐干净的房子,旧貌换新颜。医疗上,百姓们的医疗费用可以报销大半,家里的负担减轻了,人民生活的信心更足了。教育上,九年义务教育已使得绝大多数人上得起学,扶贫政策针对大部分在校学子,有充分的优惠政策和鼓励政策。

吃水不忘挖井人,马家山村能有今天,不仅仅要感谢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力度大,还应该感谢的是扶贫工作队的工作。作为马家山村村委帮扶单位的吕梁日报社,为扶贫工作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该单位派出第一书记任昱兼工作队长以及4名工作队员驻村扶贫,分两组按周轮流值班,严格执行三人四夜五天制度,共有帮扶责任人62人。他们坚守岗位,真正为民做好事、做实事。在当地村民的心里,他们都认得任昱书记以及他们的帮扶责任人,在我们走访过程中,任书记能清楚记得每一位村民的名字以及实际情况,这说明他们真正走进了百姓的心里,而百姓也始终在他们的心里。

跟着党的政策走,人民的好日子还在后头,马家山村的脱贫致富路,指日可待。

:
 
联系我们

学院地址: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学院路1号

办公地址:

办公电话:0358-3389036      邮政编码:033001

电子邮箱:xtw@llu.edu.cn

推荐链接
官方媒体
  • 学院官网
  • 团委网站
  • 版权所有:共青团吕梁学院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