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三月,花开可期。今年的3月5日是第57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第21个“中国青年志愿服务日”,更是打好疫情防控狙击战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动员我校学生积极参与所在辖区疫情防控阻击战志愿服务日活动,助力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开展,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现将有关事宜安排如下:
一、活动主题
以各分团委为单位,结合各自专业特点开展活动。各分团委在各系党总支的领导下,带领各学生分会积极组织落实,各学生组织、社团也要根据各自宗旨积极开展活动。
本着自愿、无偿、平等、诚信、合法的原则,按照校团委安排,统筹规划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各系学生持续开展围绕疫情防控、健康指导、保障服务、关爱服务、敬老救孤、文化支教等志愿服务活动, 重点以下九个方面为主要内容展开:
收集各大媒体平台报道中的防疫逆行者、志愿者以及自己身边的志愿者等信息,全校团支部于三月中上旬开展以“防疫中的
雷锋精神”为主题的团日活动。通过线上交流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做出的重大部署,深刻理解新时代志愿精神的丰富内涵,以实际行动在疫情防控人民战争中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二)开展一次“弘扬雷锋精神,营造良好氛围”主题宣传活动以“弘扬雷锋精神,营造良好氛围”为主题,组织学生广泛开展志愿服务精神的宣传活动。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和校园网络等宣传阵地,加强新闻舆论引导,及时发现和宣传防疫期间广大师生学子学雷锋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典型,不断增强学雷锋活动的影响力,努力营造践行雷锋精神、争当先进模范的良好氛围。
在疫苗未研制出来之前,信息公开就是最好的疫苗。新型冠状肺炎阻击战开展情况,不仅要实时播报,还要做到完全真实客观,才能有效安抚民心,汇聚抗击疫情的合力。做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有能力做疫情消息宣传员,做到不信谣不传谣的同时,积极向身边同学朋友传递正能量,尤其是向父母长辈一代传播官方的消息,纠正其获取的错误消息以及阻断其获取错误消息的渠道,从而聚集更多的人加入到辟谣的队伍中来,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对疫情防控的特效作用。
根据新时代赋予雷锋精神的内涵,通过网上团会重温雷锋的故事,感受峥嵘岁月中那颗螺丝钉的精神,甘于奉献,成就理想撰写主题征文,或结合防疫工作中涌现出的防疫一线工作人员感人事迹撰写心得体会,从而谈感想、凝共识、促成长。
组织学生在线上开展“做文明有礼的吕院人”活动,教育学生坚决抵制“野味”诱惑,自觉摒弃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让健康用餐、绿色用餐、文明用餐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公共场所自觉排队,养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的健康生活方式,强化尊重自然、保护动物的生态文明意识,争做文明新风的倡导者。
参考权威媒体,整理习近平总书记谈雷锋精神的10句嘱托,制作成H5作品,通过传递的形式让广大青年学习新时达的雷锋精神,牢记总书记的嘱托。
“志愿服务关爱行动”是在当前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基础上的补充和完善。 本着自愿无偿的原则,鼓励我校学生立足社区,在充分完成上岗培训、明确具体工作标准和服务要求、保障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按照社区统一管理力所能及地满足社区所需服务,参与小区防疫出入登记值守,为小区老弱病残解决生活之难等一系列活动,敢于在防疫前线接受考验,经受锻炼,当好防疫战线的战斗员、保障员。
鼓励我校学生积极参与“手牵手”志愿者活动,积极宣传防疫知识,投身“最美逆行者子女守护计划”等,对防疫一线人员特别是一线医护人员子女进行看护和教育,为一线人员解除后顾之忧,在这场全民战“疫”中贡献青春力量。
3月下旬,活动结束后,各系评选上报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激励作用,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引导广大同学弘扬雷锋精神,坚持不懈地参与志愿服务,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各分团委、各学生组织、各学生社团要把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志愿服务融入日常生活,促进“学雷锋”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常态化和制度化开展。
各分团委要有主体责任意识,做好活动审核备案,团支部集体活动均采取线上进行,学生务必在符合各地防疫要求及做好自身防护、完成网络课程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参与志愿活动,各分团委、学生组织、学生社团要紧紧围绕活动主题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要根据当前形势突出活动的重点,更要扎实推进防疫工作的具体落实,使活动方案长久化、具体化,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各分团委、各学生组织、各学生社团要充分发挥志愿文化的引领作用,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征集和展播志愿服务公益广告、歌曲、电影、微视频,宣传报道活动信息和活动情况,深入挖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感人事迹和先进典型,努力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