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名称"
通知公告
关于举办吕梁学院第三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山西省第十三届“兴晋挑战杯”竞赛选拔赛的通知
2015-03-23 17:22 作者: 编辑:  共青团吕梁学院委员会   (点击: )

各教学系(部)、学生会、学生团体: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竞赛)在我省已成功举办了十二届。竞赛创办以来,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在推动广大高校学生参与学术科技实践、发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深化高校素质教育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集中展示了高校的育人成果,体现了鲜明的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在高校和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良好的影响。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引导广大高校学生努力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积极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踊跃投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富民强省贡献出青春力量,团省委、省科协、省教育厅、省学联决定共同主办山西省第十三届“兴晋挑战杯”竞赛。本届大赛由中北大学承办,晋商银行协办。为切实组织好山西省第十三届“兴晋挑战杯”竞赛,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竞赛宗旨

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二、组织机构

设立竞赛组织工作委员会,由校领导任组长,团委、教务处、科技处等部门负责人为组员,负责竞赛的组织和领导。组委会下设办公室(设在校团委),负责竞赛的日常工作。

设立评审委员会,由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校内外专家组成,负责参赛作品的评审、终审和问辩等工作。

各系部须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负责学生的参赛、作品指导和评审等工作。

三、参赛对象

凡我校在籍全日制本专科生均可申报作品参赛。

四、竞赛内容及作品申报

参加竞赛的作品分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不含文学、历史两个学科)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参赛作品应从实际出发,侧重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一)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主要有机械与控制类(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等)、信息类(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数理类(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生命科学类(包括生物、农药、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等)、能源化工类(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等。

(二)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其中学术论文在8000字以内,调查报告在15000字以内。

(三)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小,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

五、竞赛规则

(一)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要求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新颖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开发应用价值;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和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应注重科学性、先进性、独创性和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参赛作品可分为个人和集体申报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作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需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除填写集体作品名称外,还要注明一位学历最高的作者为集体项目的代表,集体作品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本专科生作品。

(三)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2013年7月1日以后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学生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上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作品、往届参赛作品等不在申报范围之内。

(四)所有参赛作品须经作者本人或集体申报,由两名指导教师(或教研组)推荐,其中一名必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五)作品申报书一式三份(按要求打印,同时附150—200字作品简介电子版,申报书可从团委网站下载)。发明制作类作品必须附有作品说明书,并提供图表、曲线、试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等,以及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并准备有关实物或模型,交各系审核后统一申报参赛。

(六)重点组织2013年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参加竞赛。

(七)质量较高的2013年、201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可以参赛。

六、组织形式

本次竞赛采用“校系两级”的组织形式,各系部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组织本系部挑战杯作品的征集、汇总、资格审查、中期检查和初步评审推荐等工作,并按时保质上报作品;由学校团委对各院推荐的优秀作品汇总,组织专家对作品进行最终评审,评定等级并按照要求推荐优秀作品参加省级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七、工作步骤及要求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5年3月20日前)

各系部要成立由系领导牵头、骨干教师为主的工作小组,各分团委书记兼任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宣传发动工作,要对本系部长期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教师进行摸底和动员,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的指导工作中来,同时要认真做好广大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的动员工作,吸引更多的同学关注、参与到比赛中来。

(二)作品申报、收集、上报阶段(2015年3月23日—2015年4月7日)

各系部要组织参赛学生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进行作品的创作,尽早确定各参赛个人和集体,督促他们按时完成参赛作品的创作,协助、支持他们做好论文发表等相关工作,做好指导老师和参赛学生的联系衔接工作。各分团委要制定好详细的工作时间表,确保在4月7日前上报全部参赛作品(包括作品、作品申报书纸质版一式五份、电子版发送至校团委邮箱)。

(三)作品评审阶段(2015年4月7日——2015年4月12)

竞赛组织工作领导小组聘请有关专家、评委对申报的作品进行书面评审、确定一二三等奖及优秀组织奖若干。

(四)表彰、展示、选拔阶段(2015年5月)

领导小组召开表彰大会对获奖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按照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奖励。各级团组织要对获奖的学生和作品进行宣传和展示,营造氛围,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关心、参与科技活动。领导小组要对获奖的作品进行挑选,确定一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再完善,准备参加全省、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八、竞赛评奖和奖励

本次竞赛将设立单项奖和优秀组织奖。参赛的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各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及优秀奖若干名,分别颁发荣誉证书,并按照学校标准给予一定奖励。此外,按照各学院组织作品申报的具体情况,由大赛组织委员会评出优秀组织奖。

九、活动要求

(一)团委、科技处等校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大力配合、共同协调,保证此次竞赛顺利举行,校团委要认真组织和实施,落实比赛的各项具体事宜,积极为大学生的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学术活动创造条件。

(二)各系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校内宣传阵地,扩大该项赛事在广大师生中的影响力;要落实必要的场地、指导教师和经费,切实关心、支持大学生的科技活动;要统筹安排,定期举办以介绍学科专业前沿与国内外学术动向为内容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尽可能为学生进实验室、进课题创造条件;要成立专家评审组,对学生选送的作品进行初评,保证作品申报的数量和质量;同时要积极寻求各种外力支持,努力形成资源合力。

(三)各级团组织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对学生会及各类学术型、研究型、创新型社团学术科技活动的指导,认真组织,积极实施,广泛动员全校青年学生积极参与,以确保此次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圆满成功。同时发掘和探索学生科技创新新模式,努力发现和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拔尖人才。

(四)各系部工作小组负责组织评委对申报作品进行资格审查,择优推荐参加学校竞赛的作品,并于规定日期前报送校团委。

十、其他

本次竞赛组委会办公室设在校团委办公室(新校区一区115室),咨询电话:2274224,联系人:师辉

附件:相关材料

1、吕梁学院第三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第十三届“兴晋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作品申报书

2、吕梁学院第三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第十三届“兴晋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系部作品申报汇总表

3、第十三届“兴晋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参考题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学院地址: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学院路1号

办公地址:

办公电话:0358-3389036      邮政编码:033001

电子邮箱:xtw@llu.edu.cn

推荐链接
官方媒体
  • 学院官网
  • 团委网站
  • 版权所有:共青团吕梁学院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