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系(部):
为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第二课堂成绩学分管理,全面落实学生学业帮扶工作,确保2026届毕业生第二课堂成绩顺利录入教务系统,现将相关事宜函告如下:
一、课程排课及成绩录入相关事宜
普通本科生登记在第七学期,专升本学生登记在第三学期,由系部负责将课程按时排入综合教务系统。
《社会实践》课程编码:320001B(本科)/320001A(专升本)
《素质拓展实践》课程编码:320002E(本科)/320002Z(专升本))
《社会实践》课程涵盖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与志愿公益服务活动。普通本科生累计获得2分“管理系统”得分后,可获得《社会实践》课程学分,其中寒暑期社会实践得分不少于1分,志愿公益服务得分不少于0.5分。专升本学生累计获得1分“管理系统”得分后,可获得《社会实践》课程学分,其中寒暑期社会实践得分不少于0.5。
《素质拓展实践》课程包含思想成长、工作履历、创新创业、文体活动、技能特长等板块。普通本科生累计获得4分“管理系统”得分后,可获得课程学分,其中至少应包含1个创新创业类得分。专升本学生累计获得1分“管理系统”得分后,可获得课程学分,学分类型不限。
课程成绩由各班班主任或辅导员(各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根据团委出具的“管理系统”得分明细进行打分,并在学期期末录入综合教务系统。同时,将纸质版成绩单加盖系部公章报团委备案。
二、预警和帮扶计划
(一)精准摸查学生学分修读情况
根据校团委第二课堂管理办公室反馈的学生成绩单和学生“管理系统”得分情况,下发《吕梁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学分通知书》(附件2),精准了解2026届毕业生学分完成情况,全面梳理学生第二课堂学分获取进度,重点排查在《社会实践》《素质拓展实践》等课程学分认定上存在困难或进度滞后的学生,建立台账,为后续帮扶工作提供精准依据。
(二)深入了解学生需求
对于学分获取存在困难的学生,各系要安排专人与学生进行谈话并填写《吕梁学院第二课堂学分预警学生谈话记录表》(附件3)。在谈话过程中,详细记录学生在参与第二课堂活动、获取学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对活动类型不了解、参与时间不充裕、缺乏相关技能等,同时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优势特长以及对帮扶的期望,为制定个性化帮扶计划奠定基础。
(三)制定并落实个性化帮扶措施
根据前期摸查和谈话了解到的情况,组织相关教师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帮扶计划,并汇总至《帮扶计划汇总表》(附件4)。帮扶措施可包括:
1.针对对活动类型不熟悉的学生,安排专人向其介绍各类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参与方式及学分认定规则,推荐适合其参与的活动。
2.对于参与时间不充裕的学生,协助其合理规划时间,筛选出时间灵活、易于参与的活动,如线上志愿公益服务等。
3.针对缺乏相关技能的学生,组织开展技能培训活动,如创新创业项目培训、文体活动技能辅导等,提升学生参与活动的能力。
望各系高度重视,定期跟踪帮扶计划的落实情况,根据学生反馈及时调整帮扶措施,切实推进相关工作,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附件:
1.2026届毕业生第二课堂成绩单未达标人数
2.《吕梁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学分通知书》
3.《吕梁学院第二课堂学分预警谈话记录表》
4.《帮扶计划汇总表》
共青团吕梁学院委员会
2025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