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星火闪耀,青春筑梦同行。近日,伴随着欢声笑语,我校教育系“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9名师生走进了方山县北武当镇庙底村,开启了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这是大家第一次参加大学生“三下乡”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怀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同学们以助力乡村振兴为实践的核心目标,推广普通话,关爱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进行了乡村变迁专项调研。
(一)
“本次暑期实践中,大家一定要多观察、多思考,将课内所学与课外实践紧密结合,提升思想素养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了解国情民情,增长知识才干。”实践活动开始前,指导教师孙敏对实践团同学提出了要求。在走访调研中同学们发现,乡村中依然存在方言交流所带来的沟通壁垒。为提高普通话的普及程度,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为村民讲解了说普通话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并引导大家学习普通话,尤其是鼓励年轻人使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语言文化的宣传帮扶,不仅增强了村民整体素质和自信心,更加便于发达地区电子商务、先进的技术进入乡村,拓宽特色产品的销售渠道。”通过调研,同学们深刻感受到推广普通话对乡村产业振兴的深远意义,在“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上,大家写下了这样的感悟。
关爱乡村留守儿童和老人,传递社会真情,是本次社会实践团的另一项任务之一。驻村期间,实践团开展了各类活动陪伴留守儿童和老人、给予他们温暖。做游戏、拉家常、帮助老人做家务、为孩子辅导作业……七天的相处中,大学生志愿者与村民建立起深厚的情感,不仅为他们带去欢笑和快乐,更是传递着社会对他们的关怀和爱。
(二)
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活动和乡村变迁专项调研也是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团与庙底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共同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并通过漫画、视频等方式向当地村民传达党的重要决策。
受庙底村、新民村两村的邀请,实践团旁听了两村工作会议,了解了两个村在乡村振兴中取得的成果。在庙底村支部书记张卫卫和驻村工作队队长李建东的带领下,实践团来到文旅项目“田园里”进行了研学,参观了北武当山和于成龙故居,感受红色文化、道教文化以及廉政文化的魅力。在调查报告中,实践团这样写道:“如今村民家家户户均已实现全时段供电,大部分村民也重修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子,而非以前的红砖房。庙底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李建东特别强调虽村民生活已得到改善,但想要巩固精准扶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还是不可放松,努力攻坚克难才能打好这场硬仗。”通过了解乡村变迁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实践团还进行了专项调研,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乡村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
(三)
七天的社会实践虽然短暂,但实践团的同学们感到收获满满。
“通过这次实践,我们更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勇担社会使命,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出绚丽之花。”杭鑫健同学说。为更好记录实践成果,团队成员做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实践手册。其中不仅包含这次实践调研情况及成果,还特别添加了实践过程中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这份特别的礼物,我一定永久珍藏。”宋森翔同学拿到手册时激动地说。“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收获了很多,不仅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能力,对未来的规划也有了明确的方向。”孙文毅同学说。
在这个夏日里,教育系实践团的师生们活跃在田间地头,在基层一线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挥洒青春汗水,感悟奉献之美,增强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情怀,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