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系党总支、各分团委: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宣部 中央文明办 教育部 共青团中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的精神,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接受锻炼的过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研究决定,由共青团吕梁学院委员会负责总体安排和协调,组织实施吕梁学院2014年暑期社会工作实践活动,具体内容及工作安排如下:
一、活动主题
为祖国勤学修德·以实践明辨笃实
二、活动宗旨
通过社会实践,让同学们深入地了解国情、了解社会,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广阔发展前景,把个人追求同国家与社会的需要紧密地结合起来,牢固树立起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成才志向,在与实际结合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深厚的感情向人民学习,以谦虚的态度向实践学习,增强团结协作精神,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在火热的实践中陶冶思想情操,提升精神境界,增长知识才干,实现全面发展。
三、活动组织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时间区间定于2014年6月23日起至2014年9月1日止,学生可在社会实践时间差区间范围内自主选择和安排具体实践环节的时间。
活动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实践方式,校团委在全校范围内推出7大项目,组织校级重点实践服务队开展实践活动。未参加集中实践的同学利用暑期,结合各自的专业特点,自主进行社会实践工作,并如实填写《吕梁学院大学生社会工作实践手册》,在社会实践中提高素质,增长才干。其中集中组队实践要求至少满1周时间,自主分散实践至少满4周时间。
四、活动内容
(一)201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今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总体思路是: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五四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以引导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按照“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和“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组织大学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服务活动,努力扩大活动覆盖面、提升活动实效性,探索总结实践育人新机制。
为集中力量,发挥优势,我校今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将重点围绕以下7个方面组织服务团队,结合各系专业特点,集中力量、发挥优势、示范带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实践活动。实践队伍要走到田间地头、工矿企业当中,与劳动群众同吃同住,路费等费用由团委统一负责(第6项除外):
1、理论政策宣讲团。组织学生深入农村乡镇、城市社区等,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活动。结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施,组织大学生骨干到农村基层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动员学生发挥知识技能优势,为基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布局调整、城镇建设规划、社会管理改进等提供智力支持和服务。
2、深化改革观察团。组织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校园媒体记者等,深入城镇、乡村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等,实地观察了解调查各领域变迁发展的历史和现实,通过同工同勤、同吃同住的形式,使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思考与群众沟通交流并亲身体验,获得更加真实而深刻的感受,对真实的国情、社情、民情有进一步的了解,感受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把握和理解国家深化改革的政策举措。对丰富的感性材料进行理性思考,锻炼自身掌握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并且对调研资料进行及时有效的归纳和分析,形成有价值的调研成果。
3、教育关爱服务团。以关爱留守儿童为重点,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到农村基层,特别是我市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留守农民工子女相对集中的地区开展支教服务活动。为当地中小学生特别是农民工留守子女提供课程教授、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文体活动、爱心捐赠等志愿服务;开展与当地教师的交流分享活动,促进基层师资水平的提高;探索高校与落后地区学校结对帮扶的长效机制。
4、科技支农服务团。立足于促进现代农村农业发展,在前期基层需求调研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招募组建由专业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实践服务团队,到相关城镇、乡村,开展科普讲座、土地测绘规划、先进农技推广等活动,为农民提供实实在在的“田间地头”生产实践的指导。
5、光影记录服务团。依托相关学生社团,带领学生拿起相机走出校园,用镜头记录田间地头的点点滴滴,用学生的视角感受美丽的景物和身边的新人新事新变化。
6、企业实践服务团。组织理工类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到实习见习基地、校办企业、对口企业等各类型企业开展专业服务,为企业重点科研项目攻关、技术装备更新以及员工能力素质提升贡献力量,同时要在深入了解企业运营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为企业科学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7、“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季专项行动。依托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资源支持,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赴井冈山开展党史学习、红色教育、实践锻炼和课题研究等活动,引导学生加深对中国革命斗争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坚定理想信念。
(二)就业创业市场宣传调研实践团
为了促进全校各教学系就业工作,提高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各系要利用暑期,深入相关企业,广泛开展就业创业市场宣传调查活动,费用从各系就业经费中支出。
1、吕梁市域的就业宣传调查
成立由教学系老师带队,相关专业学生组成的就业实践团队,分赴13个县域进行宣传,和当地企业对接,发出来校洽谈邀请函。
各就业实践团队通过吕梁市人社局和各县人社局,或我校校友了解,确定10家企业作为就业实践基地,并提前进行联系。
做好企业基本情况调查。要对企业人力资源需求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对我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研和走访。
开展宣传活动。要宣传吕梁学院近年来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情况(招生简章等资料),向企业介绍我校2015年毕业生情况(宣传资料)。
邀请企业代表来我校进行考察调研。向企业领导和代表发出邀请函,请他们开学后来我校考察、介绍企业情况,开展社会名家进校园讲座,建立长期合作联系。
2、省内各市和省外的就业宣传调查
成立由当地籍的学生干部带队,本地相关专业学生组成的就业实践小分队,和当地企业宣传对接,发出来校洽谈邀请函。具体工作参照吕梁市域的就业宣传调查进行。
3、就业宣传调查工作要求
各团队实行组长负责制,成员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和职责;就业指导教师、各专业学生的实践活动纳入教学系工作考核,并有工作记录;建立企业单位资料信息库,向用人单位征集就业需求信息并汇总到学校;做好调研和走访信息整理工作,各实践团队要有调研情况报告,并于开学一周内交招生就业处,招就处将择优进行表彰。
(三)个人自主分散实践
所有在校大学生均需利用暑期完成个人自主社会工作性实践。
学校统一推荐(开具统一介绍信),学生个人自主选择工作单位、工作内容,自我负责人身安全以及实践费用。实践完成后,每人均需填写《社会实践工作手册》。其中一年级学生以认知实践为主,二年级学生以岗位实践为主,三年级学生以就业创业市场调研为主。
学生参加社会工作性实践的目的是了解社会、接触实际,初步体验职业生活,增强创业与创新意识;参与生产劳动、服务社会,培养劳动观念,增强实践能力。
社会工作实践的内容可以是一切合法的社会工作。工作时间应满4周,社会工作实践的工作岗位不超过3个。
学生在开展社会工作性实践的过程中,要增强法律及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防止上当受骗。实践过程中一旦遇到安全问题或违法行为,请及时与当地公安机关联系,通过正常的法律程序解决。
社会工作性实践结束后,工作单位应填写《吕梁学院大学生社会工作性实践鉴定表》,对学生社会工作性实践的表现作出评价。学生应写一份不少于3000字的社会工作性实践总结论文,主要内容包括:
工作内容简介(摘要);工作经历简介;关于创业、创新的心得体会,要求结合工作中一、两件感受最深的事情来展开;关于实践能力得到锻炼、提高的自我评价和原因分析;社会工作性实践队自己今后学习生活的影响及展望;对此培养环节的认识和建议等。
社会工作实践性的考核由各系部进行,成绩分及格和不及格两个等级。不及格者取消该生当年所有评优评模资格。各系部经汇总整理,需写出各年级学生的实践总结及成效分析,对我校专业设置、教育教学、人才特色培养等提出建议及意见。
各系部按参加社会工作性实践学生总数的2%比例推荐表现优秀、总结论文优秀的学生到校团委;校团委经审核评价后给予一定奖励。
五、活动安排
1、组织发动阶段(6月中旬—6月下旬)
各系按照全校统一安排,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对服务地进行深入调查,了解服务地需求,确立重点服务项目,设计出严密细致、切实可行的总体方案,精心组织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同时,要密切联系当地县、乡(镇)政府和企业,建立长期的活动基地,把短期的社会实践与学生长期的岗位挂职锻炼相结合,把单纯意义上的实践活动与第一课堂的毕业设计、实习和就业相结合,努力联系一批既能长期坚持又能取得成效的实践基地或锻炼岗位,产生双向受益的良好社会效应。
2、活动实施阶段(6月下旬至8月下旬)
各系要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正确引导,促进各服务队积极开展工作,使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对社会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要认真解决,对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富有成效的做法及时总结、宣传,积极与新闻媒体联系,加大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力度。
各系应按照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积极主动与服务地政府联系沟通,进一步明确实践服务的内容,根据需求选派相关专业学生组成团队,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从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力争每个系、每个专业都有相对稳定的基地。在活动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干部、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各系要在开学1周内,将团队总结材料报送校团委。
3、总结表彰阶段(9月上旬)
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各系应及时对活动进行认真全面的总结,通过座谈、报告、展览、演讲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进一步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和效果;将本单位暑期实践活动总结报告(包括总结、先进个人、有关图片资料和宣传报道材料,要求整理成册)交校团委办公室。表彰分校系两级进行,各系在系内表彰的基础上报送校级优秀,学校将结合重点团队的活动实效、宣传报道情况和上报总结材料质量等评选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和先进个人,并积极向团省委、团中央推荐。
六、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发挥大学生人才智力优势、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习近平五四北大讲话精神的重要载体。各系应充分认识组织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成立机构、加强领导,狠抓落实、责任到人。配备指导教师,高度重视参加活动的师生的安全,采取切实措施,确保万无一失。引导青年学生深怀爱民恤民之情,真诚奉献,做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楷模。
2、覆盖全面,夯实基础。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和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建设,各系要力争建立相对固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和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推动社会实践的长期化,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
3、加强调研,力求实效。加强前期调研,掌握基层需求,根据需求进行活动立项。活动前要加强培训,帮助大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专业上、身体上做好充分准备;活动中要及时沟通反馈信息;活动结束后对于活动中一时未能解决的问题,要继续攻关;学生返校后要交流实践收获,扩大教育成果。
4、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重点团队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和工作简报,积极主动地开展宣传工作。每支重点实践团队至少配备一名随团记者进行采访报道,为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5、全面总结,重在提高。开学1周内,各重点团队上报社会实践总结材料。材料要求图文并茂,并附电子版。
七、安全问题注意事项
社会实践活动涉及人员多、涉及区域地形复杂,加之夏季是洪水、滑坡多发期,活动期间务必做好预防灾害的准备,必须加强安全保障,确保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人员的安全。在组织好活动工作的同时,要把安全问题放在首位,因此务必严格执行以下注意事项:
1、出发前,与实践地保持紧密联系,确保所有安排都已妥当;
2、实践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应该沉着冷静,并及时和辅导员取得联系;
3、活动中应该注意安全,不要在危险区域停留、逗留;
4、乘车保持秩序,不要拥挤抢位,不要乘坐非正规的客运车辆和超载车辆;
5、不要单独行动,不去危险地区,更不要夜晚单独外出;
6、选择安全地方参加社会实践;
7、各系必须制定上报安全保障及安全事故处理预案,要按照要求同学校保持联系并及时报告活动情况。
附件: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申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