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吕梁文学季

发布日期:2019-05-16  作者:  点击:[] 次

5月15日上午10点,吕梁文学季“校园日”环节,著名导演、作家、制片人贾樟柯走进吕梁学院,与吕梁学院师生面对面,进行了一次关于“穿越乡村的时间”的主题分享,并在新浪电影的微博账号上有同步直播。这是吕梁文学季创始人贾樟柯在文学季期间唯一一次演讲活动。

吕梁文学季由电影导演贾樟柯发起创立,由诗人、评论家欧阳江河担任文学总监。在8天时间内,吕梁文学季将围绕"从乡村出发的写作"这一主题,举办大家演讲、学术对话、莫言研讨会、校园日、写作工作坊、朗读会、电影放映会及开幕式、荣誉典礼等35场文化艺术活动。

贾樟柯

1970年5月24日出生于山西省汾阳市,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院长,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2010年,获第63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2013年,凭电影《天注定》获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2019年4月26日,凭借《江湖儿女》获第十届中国导演协会2018年度表彰大会年度导演奖等。

故乡—他所惦念的烟火人间

21年前他带着一箱行李,捧着一腔热情走出了吕梁。故乡的气息好像融入他骨髓,即使他已离家多年,但时间洪荒也无法冲溃他与故乡的牵连。

这片土地承载着他的经历,成长阅读乃至拍电影都与这片土地说不清道不明。

在离家的多年里,文学是他的良友,在他与故土之间筑起了桥。第一行诗,第一个剧本,是那个年代对文学的需求和冲动,是那个青年对故乡的怀念和期待。怀揣着对故乡的记忆,他又来到他所惦念着的烟火人间。

启蒙—对古诗词的感悟

父亲对他的影响是深入血液的。少小学诗的他有一种年幼不知诗中意的懵懂,而长大后与父亲的一次爬城墙经历,让他忽感诗之意。

无关乎诗或文学,文字都是一场情感的助推波澜。他发觉与文学作品的共鸣不一定会及时明了,却一定会陪你到达终点。

文学—情感宣泄的出口

渐渐的他开始反思何为文学。他一边创作一边寻找,亲朋好友、村庄街道、历史传统和一些生命过程中难忘的时刻,在不知不觉中拼出了一幅文学的宏图。

那些细小的情感都被他拾起,而他要抵达的那个出口即是文学。他发觉电影亦如此,是人物与情节的和声,是文学与艺术的共舞。

当你理解自己,诉说自己的那瞬间,文学便熠熠生辉。

文学—情感的留声机

他无法理解当下人对于阅读的状态,读一本书会觉得十分累,十分沉重。阅读于他,是非常轻松愉悦的,是一种兴趣,像打游戏打篮球一样,虽然只是几页纸,读进去便是一个十分宽广的世界。

在他读初中的时候,虽然没有图书馆,但还流通着许多书。当他读到路遥的《人生》,虽然小说的背景在距吕梁很远的陕北,但却让他看到了一个失意的有为青年。由于当时户籍制度,没有城市户口的的高加林迫于各种压力不得不再次回到农村。吃着城市户口供应粮的他,如果没有这本小说,就无法理解到读书会改变命运这条真理,在他习以为常的事物里,有许多值得我们反思的东西,这些往往能在读书的时候找到答案。

所以文学会让情感留下痕迹,让情感路程清晰化。在这个时代,很多东西在改变,有些虽然缓慢,但一定是从反思开始的,如果这些不足得不到理解和认识,就永远没办法改变,而文学艺术家正是有这样的超前观察力的人。

创作—从乡村出发

有句名言这样说:“文学是人类的报信者,作家便是信使。”于他而言,文学更像一场聆听, 一场礼遇。文学给了他一个迷彩的棱镜,折射出世界的万千姿态。

他从乡村到城市再回到乡村,兜兜转转,地缘始终牵绊着血缘。传统伦理,人情世故,生活习惯,一切的一切都由乡村构建。

记忆是我们的根,而乡村的记忆正是他文学的基底。

在旅途中寻找真实的自己

他喜欢旅行。

高考之后,自己一个人乘上长途汽车,用自己的身体亲自去触碰这个世界。

长途汽车走走停停,像极了人生这场电影,有人退场谢幕,有人准备上场,每一次旅行都是一场遇见,形形色色的人带着各自的行李。

每一箱行李都是一捧故乡,这个出生在汾阳的作家,自汾阳而上自吕梁而去,不断寻求真知,回首间,忠于自己忠于世界即是真知。

落叶归根,他归故里

读书的那个阶段,是他自我形成的过程。

不断深化的感受与变更的时代为谋,荧幕竖立起来便成了世界,所有的情绪都性命攸关,而阅读是痊愈的解药。

知识渊博的父亲去世后,仅存的只言片语,更让他知道文字的珍贵,记忆在时间长河里露出了头。无论多艰难多辛苦,都要让精神历程有迹可循,即使脚踩泥巴也要妙笔生花。

落叶归根,他归故里。

演讲结束后,我们有幸采访到中文系的常志刚老师,让我们认识到一个讲台外不一样的贾导。

中文系教师:常志刚

我个人很喜欢贾樟柯导演,他的电影我基本都看过,其中最喜欢的是《天注定》。我对他的态度从一个粉丝变成了观察者亦或是乡贤,从盲目追随的状态变成了带着批判意识的追寻。我正以一个学习的姿态去看待他,学习他身上的闪光之处。

我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是贾樟柯导演的成功是否可以复制,后来发现他的成功可复制也不可复制。就贾樟柯生长的时代背景,政治环境等这一方面来说他是不可复制的。就他的故土情结和乡土情怀来说他是可复制的,那些怀揣着乡土情怀的人都可以称之为“贾樟柯”也那些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他。

从他的经历中我感受到并且想要分享给你们的是:有梦想一定会实现,只是在不同的时间节点。

贾樟柯导演的作品可以说是“墙里开花墙外香”经常出现“叫好不叫座”的现象。我认为他更像是一个体制外的体制内人,他所关注的大多是边缘群体,他更像是走在边缘的行路者。

如果你们真想认识贾樟柯我推荐你们先读一下他的《贾想》。最后我想分享一下我写给贾樟柯导演的诗。

《赠贾樟柯》

故人西辞文峰塔

琴心剑胆走天涯

纵使声名震寰宇

吕梁山下才是家

 
联系我们

学院地址: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学院路1号

办公地址:

办公电话:      邮政编码:033001

电子邮箱:xtw@llu.edu.cn

推荐链接
官方媒体
  • 学院官网
  • 团委网站
  • 版权所有:共青团吕梁学院委员会